春节攻坚20天!深圳黄木岗立交“立体手术”刷新城市更新速度

2019年腊月二十三,当深圳市民沉浸在春节氛围中时,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超级工程在市中心悄然启动——黄木岗立交桥在20天极限工期(1月28日至2月18日)内完成拆除,为三线换乘枢纽建设按下快进键,创下国内核心区大型立交拆除的”深圳速度”。
一、 五岔路口的立体战场:六大攻坚难点
这座承载笋岗西路、泥岗西路等5条城市动脉的立交,拆除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:
- 交通心脏骤停风险:日均车流超10万辆的五岔路口,需在春运期间完成拆除,交通疏解如走钢丝;
- 千吨桥体精密拆解:异形结构桥梁与复杂地形叠加,传统机械难施展,安全风险居高不下;
- 地下迷宫暗藏玄机:桥下埋藏7号线运营车站+24号线在建隧道,震动控制需达毫米级;
- 春节文明施工大考:毗邻居民区、医院,噪音粉尘管控关乎民生温度;
- 20天倒计时生死线:从围蔽到清场跨越整个春节,工期压缩至常规1/3;
- 立体战场协同难:地面拆桥、地下护站、管线迁改需同步推进。
这场”刀尖上的舞蹈”,成为检验深圳基建实力的试金石。
二、 技术创新破局:模块化拆运+三维防护
项目团队以“空间折叠式施工法” 破题攻坚:
- 静力切割微创手术
采用金刚石绳锯对箱梁进行”无振动解剖”,将桥体分解为80吨级模块单元,确保下方7号线隧道沉降控制在2mm内。 - 模块车时空魔术
128轴线自行式模块车(SPMT)编队夜间潜入桥底,以毫米级同步精度托举千吨桥段移运,单次移运量达传统吊装10倍。 - 五维防护屏障防护维度技术措施实施效果降噪装配式声屏障+液压破碎锤噪音≤65分贝抑尘智能雾炮+防尘天幕PM10浓度下降85%防震传感器阵列+自动调平系统地表震动≤0.5cm/s²光污染激光切割区遮光罩夜间施工零投诉交通AI仿真推演+潮汐车道高峰期拥堵指数仅升8%
三、 民生优先的深圳智慧
工程以“三零承诺” 重塑城建标准:
- 零假期扰民:切割作业严格控制在早9点至晚9点,春节七天全面静音;
- 零春运梗阻:通过”夜间拆桥+日间修复”模式,早高峰前恢复主干道通行;
- 零事故记录:BIM+物联网构建数字孪生工地,20天高危作业零伤亡。
当正月十五的烟花升起,最后一块桥体悄然运离。市民惊喜发现:五岔路口已平整如新,地下24号线基坑悄然显露——这场20天的立体魔术,不仅拆除了旧桥,更搭建起通向”轨道上的深圳”的新通途。
项目关键数字:
20天:常规工期1/3的极限挑战
2mm:运营地铁隧道沉降控制精度
65分贝:闹市区拆桥的静音纪录
128轴线:SPMT模块车集群作战规模
黄木岗战役证明:中国城建已从”大拆大建”迈入”精雕细琢”时代。当重型机械学会”踮脚行走”,当拆除工程变成”隐形手术”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飞跃,更是城市治理中对人的温度的极致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