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速攻坚!杭金衢红垦枢纽上演全国首例“桥上拆桥”拆除工程。

2019年9月29日15时,随着第一批车辆驶入崭新的匝道,杭金衢高速红垦枢纽F匝道5号桥应急改建工程正式宣告通车。这项被业内称为“刀尖上跳舞”的工程,不仅全国首创“模块车+贝雷支撑+绳锯切割”桥上拆桥工艺,更以两个月极速攻坚的壮举,在国庆出行高峰前抢通“浙北咽喉”,向新中国7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重的交通礼赞68。
一、 工程难点:全国首例的“不可能任务”
项目位于杭州萧山机场附近的全省车流最密集节点——G92杭甬、G2504杭州绕城东线与G60杭金衢三条高速在此纵横交汇,日均车流量超3万辆,超载车辆占比高达4.58%,长期重压导致桥梁结构病害加速恶化15。
面对“桥上拆桥”零经验、边通车边施工、交通组织牵涉三省路网等严峻挑战,传统工艺几乎束手无策。一旦施工延误会直接影响国庆黄金周数千万人次的出行,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役46。
二、 工艺创新:模块车架起“空中移桥”通道
项目团队突破性采用“模块化运输车(SPMT)+贝雷临时支撑体系”协同工艺,开创国内高速桥上拆桥先河7。其核心步骤包括:
- 精准切割:利用绳锯对桥体进行毫米级分割,确保结构受力可控;
- 贝雷支撑:在桥下高速路上方搭设刚性支撑平台,形成安全作业空间;
- 模块车托举:SPMT车组驶入桥底,同步顶升并承载切割后的千吨桥段;
- 整段移运:模块车编队将巨型桥体平移至解体区,实现“拆、移、运”一体化78。
该技术取代传统爆破或分段吊装,杜绝了飞石风险,大幅降低噪音粉尘,成为闹市区桥梁拆建的革命性解决方案68。
三、 高效实施:昼夜鏖战抢出“中国速度”
为最小化通行影响,浙江交工集团打出组合拳:
- “三班倒”全天攻坚:党员先锋队带头实施24小时轮班作业,人停机不停;
- 沙盘推演精准控时:提前模拟封道工序,将单次占道压缩至6小时窗口期;
- 并联施工极限压缩工期:老桥拆除与新建箱梁预制同步推进,主体工程从拆到建仅用1个月158。
最终项目自7月底启动拆除,9月29日实现通车,较常规工期缩短60%以上,确保国庆路网畅通8。
四、 行业标杆:为城市枢纽改造树立新范式
红垦枢纽项目的成功验证了三大核心价值:
- 民生优先:以“速战速决保畅通”兑现对公众出行的承诺,国庆前夕通车彰显社会责任;
- 技术引领:模块车桥上拆桥工艺填补国内空白,为后续广州、新疆等同类工程提供范本;
- 管理创新:跨省多部门联动的交通组织模式,成为复杂路网施工协同的典范
红垦枢纽的胜利不仅是工程技术的突破,更是以民生倒逼创新、以使命淬炼速度的生动写照。当车轮再次飞驰在这条崭新的匝道上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桥的重生,更是中国基建对“人民交通为人民”理念的坚实答卷